在线留言 注册 登录
热门搜索:形考答案免费答案奥鹏答案

东师《学前儿童游戏论》2023年秋学期在线作业【资料答案】

Time2024-01-12Hits浏览量: 107
有奥鹏院校所有作业、毕业论文,详情请咨询请添加QQ : 103092222或微信: xyzlfx100

《学前儿童游戏论》2023年秋学期在线作业1题目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儿童能够分辨现实中的我与游戏中扮演的角色,这说明儿童具有了:

A.角色行为

B.角色扮演

C.角色意识

D.以物代物


2.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系统的游戏理论是:

A.经典的游戏理论

B.认知发展的游戏理论

C.社会历史文化学派的游戏理论

D.游戏的觉醒理论


3.学前儿童游戏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

A.真实性

B.虚构性

C.工具性

D.社会性


4.认知发展游戏理论认为象征性游戏结束于:

A.感知动作阶段

B.前运算期

C.具体运算期

D.逻辑运算期


5.一些小动物或人物的滑稽造型如不倒翁等是:

A.娱乐玩具

B.智力玩具

C.结构造型玩具

D.音乐玩具


6.儿童相互模仿操作相同或相近的玩具,这种游戏形式是:

A.独自游戏

B.平行游戏

C.联合游戏

D.合作游戏


7.教师采用问题的形式,鼓励和引导儿童探索、思考与表达的言语方法是:

A.说明

B.描述

C.建议

D.提问


8.把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基础的教育家是:

A.福禄培尔

B.皮亚杰

C.列昂捷夫

D.蒙台梭利


9.儿童在游戏中反映的现实生活中事物或现象的范围规定是指:

A.游戏的内容

B.游戏的过程

C.游戏的目的

D.游戏的评价


10.精神分析学派游戏理论的提出者是:

A.皮亚杰

B.弗洛伊德

C.维果斯基

D.艾里康宁


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1.游戏的社会性本质观的局限性是:

A.过于强调游戏是儿童的主体性活动

B.忽视了游戏作为儿童自由、自主活动的基本属性

C.过分强调成人与教育在游戏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D.将儿童游戏本质的界定停留在与动物游戏相同的认识水平

E.游戏异化为成人掌控和影响下的活动


12.游戏组织实施计划的结构包括:

A.游戏的场地

B.参加游戏的人数

C.本周的教育目标

D.游戏的类型及活动区

E.针对每类游戏及活动区的计划内容


13.游戏有助于学前儿童掌握社会行为规范,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体现在:

A.有助于儿童形成亲社会行为

B.有助于儿童理解和遵守规则

C.有助于儿童发展思维能力

D.有助于儿童形成想象力

E.有助于儿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14.玩具的搭配关系对儿童游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A.对儿童游戏主题的影响

B.对儿童游戏范围的影响

C.对游戏对象的影响

D.对游戏时间的影响

E.对游戏场地的影响


15.以认知为主线的游戏发展阶段分为:

A.自由游戏阶段

B.表演游戏阶段

C.感觉运动游戏阶段

D.象征性游戏阶段

E.有规则游戏阶段


16.课程对学前儿童游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A.高结构的课程中建构性游戏更常见

B.低结构的课程中象征性游戏和合作性游戏更常见

C.影响游戏的地点

D.影响游戏的时间

E.影响游戏的材料


17.弗洛依德的游戏思想是:

A.儿童游戏的动机是心理生活的唯乐原则

B.游戏能使儿童满足做大人能做的事情的愿望

C.游戏能使儿童掌握创伤事件和发泄敌意

D.游戏是儿童对未来生活的无意识的准备

E.游戏的对立面不是严肃的工作而是现实


18.游戏的社会性本质观的贡献是:

A.强调游戏是儿童主体性活动

B.彻底批判游戏的本能论

C.强调游戏产生、来源和发展受到社会制约的特点

D.强调游戏是人的社会性需要的满足

E.提高了学前教育实践中开展和指导游戏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19.家庭对学前儿童游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A.亲子关系的影响

B.父母教育态度的影响

C.家庭结构的影响

D.父母年龄的影响

E.家庭气氛的影响


20.按照儿童认知发展可以将游戏分为:

A.独自游戏

B.感觉运动游戏

C.象征性游戏

D.结构游戏

E.规则游戏


三、判断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21.儿童所扮演的角色,大致可以分为机能性角色、互补性角色、现实角色三种类型。


22.游戏的象征动作是指在表象作用支配下的想象性虚构性动作。


23.5岁的儿童不能提出游戏的主题,游戏只停留在动作的模仿上。


24.儿童在游戏中的言语,按照功能划分伙伴之间的交际性语言、师幼互动语言、以自我为中心的想象性独白三种不同的类型。


25.儿童游戏常规要求儿童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游戏。


26.游戏的生物性本质观的贡献在于极大地提高了学前教育实践中开展和指导儿童游戏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推动了游戏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


27.游戏内容受游戏形式的制约,而最终是由儿童身心发展的程度所决定的。


28.同性玩伴和异性玩伴对游戏产生的相同影响。


29.游戏性体验是游戏活动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心理成份和构成因素。


30.游戏场地应体现教育机智。


31.玩具及游戏材料价格越高越好。。


32.自主性体验是指一种生理快感,游戏中的生理快感主要是由于身体活动的需要和中枢神经系统维持最佳唤醒水平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产生的。


33.大班儿童游戏中不再需要教师的指导。


34.婴儿时期游戏的发展主要基于感觉运动性的认知水平上,游戏活动根本没有明确的目的性。


35.体育玩具主要指在体育活动中所使用的各种设备、器械、材料等。


36.儿童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不仅需要营养,也需要运动,需要游戏。


37.规则游戏必须有两个以上儿童参加。


38.大班儿童能够提出游戏的主题。


39.结构游戏与角色游戏都有想象活动参与


40.儿童大约到4岁以后,开始出现较多的合作游戏。



《学前儿童游戏论》2023年秋学期在线作业2题目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游戏是“目的在自身”的活动,这说明游戏的特征是:

A.内部真实

B.内部控制

C.内部动机

D.内部情感


2.学前儿童游戏指导的时机是:

A.儿童有能力进行游戏时

B.儿童出现认知冲突时

C.儿童能独立进行游戏时

D.儿童专注于游戏时


3.学前儿童按照一定的计划或目的来组织物体或游戏材料的游戏是:

A.角色游戏

B.表演游戏

C.结构游戏

D.规则游戏


4.纽曼提出的游戏特征说是:

A.游戏行为说

B.游戏特征三内说

C.游戏四因素论

D.游戏五因素论


5.认知发展游戏理论认为儿童具体运算阶段游戏的主要形式是:

A.象征性游戏

B.感觉运动游戏

C.练习性游戏

D.规则游戏


6.儿童以他人为参照系,根据表象来模仿别人的行为是:

A.角色行为

B.以物代物

C.角色意识

D.角色认知


7.学前儿童游戏的高级发展形式是:

A.象征性游戏

B.感觉运动游戏

C.结构游戏

D.规则游戏


8.创办的“幼儿之家”,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游戏教学理论的教育家是:

A.皮亚杰

B.福禄培尔

C.陈鹤琴

D.蒙台梭利


9.规则游戏的核心因素是:

A.任务

B.玩法

C.规则

D.结果


10.工具性游戏又可以称为:

A.角色游戏

B.表演游戏

C.结构游戏

D.教学游戏


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1.鲁宾认为游戏的特征是:

A.内部动机和虚构性

B.对手段的注意

C.我能拿它做什么

D.规则来自游戏需要

E.游戏者积极参与


12.游戏促进学前儿童的身体发展体现在:

A.促进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

B.促进儿童基本动作和技能的发展

C.促进儿童身体动作协调能力的发展

D.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E.促进儿童身体适应能力的发展


13.游戏促进学前儿童的情感发展体现在:

A.丰富儿童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

B.发展儿童的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C.发展儿童的美感

D.消除儿童消极的情绪情感

E.有助于儿童学会理解他人


14.游戏的生物性本质观的贡献包括:

A.强调游戏是儿童的主体性活动

B.强调儿童的生理机制在游戏中的作用

C.关注游戏对个体的生物学意义

D.强调游戏的生理性特点

E.强调游戏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


15.伙伴对学前儿童游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A.有无伙伴的影响

B.伙伴的熟悉程度的影响

C.伙伴的年龄的影响

D.伙伴的性别的影响

E.伙伴的家庭条件的影响


16.玩具的搭配关系对儿童游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A.对儿童游戏主题的影响

B.对儿童游戏范围的影响

C.对游戏对象的影响

D.对游戏时间的影响

E.对游戏场地的影响


17.影响游戏的客观因素主要包括:

A.物理环境因素

B.社会环境因素

C.儿童的性别

D.儿童的个性倾向性

E.儿童的年龄


18.皮亚杰划分的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是:

A.运动前阶段

B.感知运动阶段

C.前运算阶段

D.具体运算阶段

E.形式运算阶段


19.经典的游戏理论的局限性是:

A.从本能的角度解释游戏

B.以工作作为游戏的对立面解释游戏

C.过于强调游戏的社会性

D.主要是主观思辨的产物,缺乏科学的实验基础

E.具有明显的临床诊断色彩


20.游戏组织实施计划的结构包括:

A.游戏的场地

B.参加游戏的人数

C.本周的教育目标

D.游戏的类型及活动区

E.针对每类游戏及活动区的计划内容


三、判断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21.结构造型玩具主要指玩具娃娃、玩具动物、交通玩具、医院玩具、模拟日常用品的玩具等。


22.儿童所扮演的角色,大致可以分为机能性角色、互补性角色、现实角色三种类型。


23.弗洛伊德认为驱使儿童去游戏的是儿童心理生活的唯乐原则。


24.精神分析理论在人类的思想史上,第一次严肃地思考并解释了儿童游戏出现的原因与意义。


25.婴儿时期游戏的发展主要基于感觉运动性的认知水平上,游戏活动根本没有明确的目的性。


26.游戏的元交际理论强调儿童的游戏与觉醒水平有关。


27.角色扮演是指儿童以自身或他物为媒介对他人或他物的动作、行为、态度进行模仿的动作,也可以说是一种象征性动作。


28.游戏觉醒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贝特森。


29.冒险性游戏场地属于传统游戏场地。


30.我国学前儿童游戏教育实践是在19世纪中期,我国建立第一所公立学前教育机构,游戏进入幼儿园教育领域之后展开的。


31.杜威认为活动理论是游戏教学的哲学基础,为儿童游戏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指出了新方向。


32.游戏活动的方式方法应由教师决定。


33.小班儿童应认识高低、宽窄、厚薄、轻重、长短、前后等空间方位。


34.席勒认为游戏对对儿童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


35.20世纪20年代开始,陈鹤琴在幼儿园进行了实践研究,将游戏作为幼儿园的重要活动。


36.角色游戏是对幼儿现实生活的反映。


37.学前儿童的游戏具有内部动机的特征。


38.驱力愉快是指一种情不自禁地被卷入、被吸引的心理状态。


39.智力玩具主要指拼图、拼板、镶嵌板、魔方、套塔、套碗、棋类玩具、纸牌等玩具。


40.提问是指教师采用问题的形式,鼓励和引导儿童探索、思考与表达。


吐血推荐

奥鹏,国开形考,广开,电大在线,各省平台,新疆一体化,各类成人教育等学习。详情请咨询QQ : 103092222或微信: xyzlfx100

添加微信查看答案

东师《学前儿童游戏论》2023年秋学期在线作业【资料答案】_学优资料分享网

添加微信二维码,了解更多学习技巧,平 台作业、毕业论文完成时间友情提醒。。

合作洽谈

诚信为本,合作共赢

欢迎各大学习中心前来治谈;有意请联系我们

推荐作业

留言板
captcha
感谢留言
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