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党的( )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1 分)
A.十九大
B.十七大
C.十八大
D.十六大
2、余华的小说《活着》中有一段描写20世纪50年代末的事情:有个小孩拿着父亲的铁皮箱交街道干部炼钢。这段描写反映的历史现象应该是在( )(1 分)
A.土地改革运动中
B.三大改造中
C.人民公社运动中
D.大跃进运动中
3、( )对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做出新的战略安排。(1 分)
A.党的十六大
B.党的十八大
C.党的十七大
D.党的十九大
4、党的基础性建设是( )(1 分)
A.思想建设
B.纪律建设
C.政治建设
D.制度建设
5、( )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跟根本政治制度和最高实现形式。(1 分)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 )(1 分)
A.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B.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C.反封建的社会主义革命
D.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
7、坚持以人为本,最终是为了实现( )。(1 分)
A.国家富强
B.社会进步
C.人的全面发展
D.民族振兴
8、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是( )。(1 分)
A.发展
B.统筹兼顾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以人为本
9、中国共产党( )明确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1 分)
A.十六大
B.十五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
10、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毛泽东关于人民内部矛盾在政治上实行( )(1 分)
A.“团结-批判-团结”
B.强行压制
C.说服教育
D.互相监督
11、脱贫攻坚去的决定性进展,( )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1 分)
A.九千多万
B.六千多万
C.七千多万
D.八千多万
12、邓小平理论回答的基本问题是( )。(1 分)
A.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B.什么是现代化、怎样建设现代化
C.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是( )(1 分)
A.保护民族工商业
B.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D.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14、在生态文明方面,生态环境根本好转,( )基本实现。(1 分)
A.美丽中国
B.创新中国
C.绿色中国
D.共享中国
15、五大发展理念是( )(1 分)
A.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B.开放、创造、协调、共享、绿色
C.改革、创造、协调、共享、绿色
D.全面、创新、协调、绿色、开放
16、( )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1 分)
A.十六大
B.十五大
C.十九大
D.十八大
17、( )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1 分)
A.发展
B.改革
C.创新
D.开放
18、( )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1 分)
A.党的领导
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坚持马克思主义
19、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说法,正确的是( )(1 分)
A.构建一种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B.以上都对
C.向外输出、复制中国模式
D.建立一个以中国为主导的国际组织
20、党的( )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1 分)
A.组织建设
B.思想建设
C.政治建设
D.制度建设
21、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坚持( )(1 分)
A.尊重自然
B.顺应自然
C.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D.保护自然
22、( )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带领人民群众创造幸福生活,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 分)
A.民生
B.社会保障
C.脱贫攻坚
D.教育
23、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中,居于领导地位的是( )(1 分)
A.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B.合作社经济
C.国营经济
D.个体经济
24、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仍有两面性,其表现为( )(1 分)
A.主动性和被动性
B.革命性和妥协性
C.剥削工人的一面和接受改造的一面
D.进步性和顽固性
2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是( ) (1 分)
A.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
B.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及培育“四有”公民
C.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教育
D.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
26、“调动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在下列哪篇文章中提出的( )(1 分)
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B.《不要四面出击好》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论十大关系》
27、毛泽东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概括为中国共产党新的工作作风。在这三大作风中最根本的是( )(1 分)
A.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
B.自我批评
C.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D.独立自主
28、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 ),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1 分)
A.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
B.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有中国风格的社会主义
D.有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
2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 )(1 分)
A.科学发展观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0、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要坚决维护( )利益。(1 分)
A.国家金融
B.国家经济
C.国家政治
D.国家核心
31、新时期的全面深化改革要以妥善处理( )关系的体制改革为核心。(1 分)
A.政府与市场
B.政府与社会
C.市场与环境
D.市场与社会
32、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共产党始终把( )作为自己的使命。(1 分)
A.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
B.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C.建设新型国际关系
D.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33、( )是人民军队的立军之本。(1 分)
A.依法治军
B.政治治军
C.改革强军
D.科技兴军
34、三大法宝,即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这是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是( )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经验的基本总结。(1 分)
A.毛泽东
B.江泽民
C.习近平
D.邓小平
35、1958年,中央政治局北戴河会议通过决议:1958年钢产量要达到1070万吨,为此,开展了大跃进运动,出现了急躁冒进、急于求成的倾向。对此我们应该吸取的教训是( )(1 分)
A.保障国民经济按比例生产
B.保护自然资源免遭严重破坏
C.保护农民的利益
D.必须使建设规模速度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36、在党的八大会议上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构想的是( )(1 分)
A.陈云
B.刘少奇
C.毛泽东
D.邓小平
37、毛泽东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著作是( )(1 分)
A.《在晋绥干部分议上的讲话》
B.《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人民民主专政》
38、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 ,归根到底是( )(1 分)
A.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B.体现了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政
C.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政治上的集中体现
D.有利于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39、(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1 分)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D.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40、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体是( )(1 分)
A.逐步实现国家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C.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逐步实现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1、“四个全面”是( )(2 分)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从严治党
D.全面依法治国
42、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是( )(2 分)
A.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相同
B.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C.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可以“毕其功于一役”
D.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43、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是( )(2 分)
A.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导
B.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D.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44、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之间的矛盾。(2 分)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C.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
D.生产关系和生产力
45、在文化建设方面,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广泛弘扬,全体人民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凝聚力不断提高。(2 分)
A.个人主义
B.社会主义
C.集体主义
D.爱国主义
46、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先后经历的几个时期是( )(2 分)
A.人民民主统一战司
B.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
47、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在于( )(2 分)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领导人民创建的
B.党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核心力量
C.党的自身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主要来源
D.党的领导是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根本保障
48、建设廉洁政治,坚持反腐败斗争,要求做到( )(2 分)
A.干部清正
B.政治清明
C.政府清廉
D.干部廉洁
4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 )。(2 分)
A.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代表中国各阶层人民的经济利益
D.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0、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必须增强( )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2 分)
A.核心意识
B.政治意识
C.大局意识
D.看齐意识
51、我们党必须着力增强政治领导本领,不断提高( )的能力,提高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2 分)
A.促改革
B.谋大局
C.定政策
D.把方向
52、中国梦的本质是( )(2 分)
A.人民幸福
B.国泰民安
C.国家富强
D.民族振兴
53、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 )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2 分)
A.租购并举
B.多部门监管
C.多主体供给
D.多渠道保障
54、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是党中央立足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选择,要( )(2 分)
A.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B.加强涉外法律工作,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
C.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D.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
5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的含义包括( )。(2 分)
A.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B.我国已经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C.我国处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阶段
D.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阶段,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初级阶段
56、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做到那几个方面( )(2 分)
A.推进增长功能转换,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全面提升实体经济
B.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现由以价取胜向以质取胜的转变
C.加大人力资本培育力度,更加注重调动和保护人的积极性
D.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优化市场供求结构
57、我们要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全面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不断推进( ),加快形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武装力量体系。(2 分)
A.改革强军
B.政治强军
C.科技兴军
D.依法治军
58、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 )(2 分)
A.独立自主
B.群众路线
C.与时俱进
D.实事求是
59、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是( )。(2 分)
A.低水平的
B.不协调的
C.不平衡的
D.不全面的
60、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成分主要有( )(2 分)
A.资本主义经济
B.国营经济与合作社经济
C.公私合营经济
D.个体经济
61、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1 分)
正确
错误
6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1 分)
正确
错误
63、“一国两制”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解决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伟大构想。( )(1 分)
正确
错误
64、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城市小资产阶级属于资产阶级,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对象之一。( )(1 分)
正确
错误
65、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1 分)
正确
错误
66、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质是对20世纪5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 )(1 分)
正确
错误
67、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 分)
正确
错误
6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 )(1 分)
正确
错误
69、“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根本方针。( )(1 分)
正确
错误
7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 )(1 分)
正确
错误
7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不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行性的社会形态。( )(1 分)
正确
错误
72、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1 分)
正确
错误
73、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 分)
正确
错误
74、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1 分)
正确
错误
75、坚持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 )(1 分)
正确
错误
76、坚持统筹兼顾,要求我们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做到兼顾各方、综合平衡。( )(1 分)
正确
错误
77、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 分)
正确
错误
78、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代领导人 在经济体制和管理制度上提出的思想有:“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重视价值规律。( )(1 分)
正确
错误
79、“发展才是硬道理”,只要经济发展了,其他问题都可以解决。 ( )(1 分)
正确
错误
80、成为全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先声的文章,是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 )(1 分)
正确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