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秋学期(高起本:1809-2103、专升本/高起专:2103)《信息资源管理》在线作业-0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IRM是一个伞型术语 ,它包括为确保在开展业务和进行决策时能得到可用信息所必 需的所有管理活动,是以下哪位学者对IRM的定义?
A.霍顿
B.怀特
C.伍德
D.博蒙特和萨瑟兰
2.IRM是信息管理中几种有效方法的综合,它 将一般管理、资源控制、计算机系统管理、图书馆管理以及各种政策制度和规划 方法结合起来加以运用,是以下哪位学者对IRM的定义?
A.霍顿
B.怀特
C.伍德
D.博蒙特和萨瑟兰
3.标准化空间的组成部分不包括()
A.专业
B.内容
C.级别
D.质量
4.()其任务是负责整个项目的成本及进度控制,执行配置管理、安装调试、技术报告的出版、培训支持等任务,保证整个系统开发项目的顺利进行。
A.项目经理(项目组长)
B.过程管理小组
C.项目支持小组
D.质量保证小组
E.系统工程小组
5.信息效率是用来反映信息发挥作用的程度,它的缩写是()
A.IE
B.IME
C.IF
D.IFE
6.URL指的是()
A.制定网上信息资源地址的统一命名方法
B.超文本传送协议
C.超链接
D.宽带接入技术
7.()可以划分为配置计划、应用软件开发计划、测试和评估计划、验收计划、质量保证计划、系统工程管理计划和项目管理计划,以及培训计划、安装计划、安全性保证计划等。
A.计划安排
B.经费管理
C.审计与控制
D.开发计划
8.信息按照其产生和作用机制,可分为()
A.自然信息和社会信息
B.消息、资料和知识
C.预测性信息、动态性信息和反馈信息
D.常规性信息和偶然性信息
9.()其主要任务就是将整个开发过程按照各阶段的特性规定各个阶段的任务和职责,并明确任务的责、权、利。
A.项目经理(项目组长)
B.过程管理小组
C.项目支持小组
D.质量保证小组
E.系统工程小组
10.HTML是指()
A.超媒体
B.超文本链接标记语言
C.超文本传送协议
D.万维网信息服务系统
11.信息资源管理的标准中,不属于文献标准()。
A.文字音译标准
B.目录登录标准
C.图书馆了标准
D.文献翻译标准
12.()主要用于业务处理、记录登载及业务报告的白动化这类工作,目的在于解决经营和管理中的数据处理问题.改进企业、单位及组织内的操作和数据流。
A.EDP
B.DDP
C.PPP
D.PDP
13.信息的交换不会损失信息量,而且会增加信息量,这反映出信息具有()
A.与物质的不可分割性
B.可传递性
C.可共享性
D.可加工性
14.信息法律规范的客体的具体内容,不包括()
A.信息资源
B.信息技术
C.各相关主体的信息行为
D.信息市场
15.“保持需要的东西能够被寻找到“即()项目致力于个人信息管理的研究, 旨在改善和克服数字世界到来造成的现有帮助人们管理信息的工具和技术落后于当前搜索和存储技术的发展 状况。
A.KFPF
B.KFTF
C.KFFF
D.IRM
16.()的任务是编制风险管理计划,通过风险监控及时发现已经存在的风险和潜在的风险辩识,开展风险分析,并规避这些风险。
A.任务划分
B.计划安排
C.经费管理
D.风险管理
17.()是整个项目管理的重要部分,其任务是控制整个系统开发能在预 算的范围内,按任务时间表来完成。
A.任务划分
B.计划安排
C.经费管理
D.审计与控制
18.美国学者霍顿 (F. W. Horton)在信息资源管理方面的思想属于()
A.管理哲学说
B.管理过程说
C.系统方法说
D.管理活动说
19.信息资源规划,是指对组织中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到使用的全面规划,信息资源规划的缩写是?
A.IRP
B.IMP
C.EIA
D.CIA
20.信息资源管理过程中的首要环节和基础部分是()
A.整理
B.保管
C.收集
D.服务
二、多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10 分)
21.个人信息源的信息获取方式主要是( )
A.人机对话
B.人物观察
C.口头交流
D.信息录入
22.直接评定法的常用指标包括( )
A.最高评分频度
B.平均名次指标
C.信息完整性
D.科学可靠性
E.评分平均值
23.“直观、真实、隐蔽、零散” 是对( )类信息源特点的具体描述。
A.个人信息源
B.组织机构信息源
C.文献信息源
D.实物信息源
24.关于信息政策,正确的描述有()
A.信息政策主体是指决定政策目标,选择为实现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手段,参与、影响政策过程,对政策有直接或间接作用的组织和个人
B.信息政策对象是指各类信息活动以及由这些信息活动带来的矛盾和问题
C.信息政策的手段是指政策主体为实现政策目标而采取的办法、措施
D.具有权威性
E.不具有动态性
25.衡量数据压缩技术的标准有以下哪三个方面?
A.压缩比
B.压缩算法
C.恢复效果好
D.外形精准
三、判断题 (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26.信息评价应包括对信息源、信息准确度和信息经济性三方面的评价。
27.古人“结绳记事”实质上就是用“结绳”来存储和传递信息。
28.李斯特则认为,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包括科学、法律、政府、宗教和艺术等)决定着该国的繁荣和昌盛。
29.信息法律规范的主体具体包括: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和各相关主体的信息行为。
30.软件工程标准包括软件开发规范,软件文件规范,软件维护规范,软件质量规范。
31.1995年,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指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和取得实效的关键。”
32.信息资源的配置是指信息资源在时间、空间和数量三个方面的合理配置。
33.发展中国家信息政策研究中涉及的主要问题从经济利益出发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多种信息媒介和多种信息传播方式加剧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从国家安全角度出发的科技情报的保密问题,等等。
34.英国生物学家w·阿思比把通信定义为“变异度”。
35.维纳指出,“正如熵是无组织(无序)程度的度量一样,消息集合所包含的信息就是组织(有序)程度的度量。事实上,完全可以将消息所包含的信息解释为负熵”。
36.美国的经济学家保尔丁格(K.E.Boulding)教授在1944年提出。仍以铝合金为例,对于给定种类的铝合金,当我们提出需要更多的铝合金时,意味着需要更多数量而种类、质量、化学组成都相同的铝合金资源。但对信息资源而言,当我们提出需要更多的铝合金配方的信息时,则意味着需要更详细的、不同的信息资源。若对原来的信息集合提供更多的拷贝是不能满足上述需要的。
37.可获得性是评价网络信息资源的唯一标准。
38.信息采集是根据特定的目的和要求将分散在不同时间和地点的信息收集和聚集在一起的过程。
39.1990年,中共中央又作出了两项影响深远的重大决策:一个是《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的出台;另一个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宏伟目标。
40.国内外对信息资源(Information Resources)这一概念的认识尚未达成共识。有的认为信息资源等价于记录型(Records)信息,有的认为信息资源等价于文献信息,还有的认为信息资源等价于数据信息。
41.研究者认为:“信源也就是消息的来源,可以是人、机器、自然界的物体等”,也可以是一个事件。
42.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重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1984年5月,邓小平在为国家信息中心题词时,明确提出要“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从而促进了我国信息事业的快速发展。
43.微缩存储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1)计算机输出微缩胶片;(2)计算机辅助微缩检索系统;(3)计算机输入微缩胶片;(4)激光全息照片;(5)微缩传真。
44.信息服务应具有信息产品、信息用户、信息服务机构、信息服务设施、信息服务方法等五个基本要素。
45.网络信息资源评价的成本指标是指通讯费用。
46.信息加工组织的唯一要求是使信息流动方向明确。
47.二次信息是在原始信息的基础上加工整理而成的供检索用的信息。
48.与光盘系统相关的技术指标包括:容量;平均存取时间;数据传输率;接口标准及格式规范。
49.信息源是获取信息的来源。即 “为满足信息需要而获得信息的来源。”
50.作为一种资源的信息在生产中是不可分的,信息生产者为一个用户生产一组信息与为许多用户生产同一组信息比起来j两者所花费的努力(费用、难 度)几乎没有什么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