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秋学期(高起本:1809-2103、专升本/高起专:2103)《人员招聘与测评》在线作业-0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下列哪一项不是背景调查的主要内容()
A.教育和专业背景
B.职业和任职资格
C.个人兴趣爱好
D.重要奖惩核查
2.能否综合各种信息,提出创新观点,是考察无领导小组讨论评价要素中的()。
A.沟通能力
B.分析能力
C.人际影响力及自信心
D.团队精神
3.测试的结果往往依赖于专家的解释,而且由于题目的指向性比较明显,容易让求职者钻空子,使自己看起来非常适合某项工作,是指()。
A.心理测验
B.履历分析
C.笔记分析技术
D.评价中心技术
4.()是指对于将要招聘或选拔的人才,我们预备将其安置在什么职位上。
A.目标职位
B.工作定向
C.人员定向
D.心理定向
5.利用评价中心进行测评的首要工作是()
A.明确测评目的
B.进行职位分析
C.确定测评指标和标准
D.选择合适的测评方法
6.通过得出一组不同的能力倾向分数,从而描绘出个人特有的长处和短处的能力轮廓的方法,是()
A.鉴别能力倾向测验
B.操作能力测评
C.机械能力测评
D.文书能力测评
7.劳动合同订立的主要原则包括协商一致、平等自愿和()。
A.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
B.诚实守信
C.公开
D.效率优先
8.目在于从应聘者那里获得大量的信息的提问方式是()
A.开放式提问
B.探究式提问
C.封闭式提问
D.假设式提问
9.在众多选拔方式中,准确率最高的是()
A.评价中心技术
B.结构化面试
C.工作样本调查
D.能力测验
10.测量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许多因素影响信度,以下哪个不是影响信度的因素()
A.测验次数
B.样本团体的性质
C.测验的长度
D.测验的难度
11.在基于行为的面试中,()是核心。
A.情形
B.行为
C.目标
D.结果
12.一般用()来测量企业文化的本质
A.企业文化的维度
B.企业战略
C.企业文化层次
D.企业人员甄选
13.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应聘者数量一般为()合适。
A.1-2人
B.3-4人
C.5-8人
D.9-15人
14.下列不属于机械能力测评的是()。
A.工具使用测评
B.行板置放测验
C.机件配合测验
D.珀杜插板
15.基于人格特质理论编制的人格测验量表是()
A.迈尔斯-布雷格斯类型指标
B.罗夏墨迹测验
C.韦克斯勒量表
D.卡特尔16中人格因素问卷
16.人员选拔往往需要()作为依据。
A.测评
B.测量
C.评价
D.招聘
17.下列属于当代智力理论的是()
A.流体和晶体论
B.三元智力理论
C.双因素理论
D.三维智力结构
18.对在不同种类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共同的能力,如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操作能力等,进行测量的方法为(),属于一般能力范畴。
A.智力测验
B.心理测验
C.逻辑测验
D.文化测验
19.()是在智力测验中衡量智力高低的尺度,用来表示智力测验的结果。
A.智力单位
B.智龄
C.比率智商
D.离差智商
20.下列哪种人格测验属于结构不明确的测验()
A.量表式测验
B.投射测验
C.作业测验
D.语义分析
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21.面试提问分工中,具体包括以下哪几种考官()
A.主导考官
B.关键考官
C.专业考官
D.辅助考官
22.以下哪些属于评价中心的优点()
A.预测效度高
B.应用比较广泛
C.成本较低
D.能全面考察被试人的能力
23.招聘渠道的选择原则主要包括哪些()
A.公平性
B.目的性
C.经济性
D.可行性
24.对于无领导小组评价者的培训主要包括()
A.明确测评的目的
B.熟悉整个讨论过程
C.明确组件评价标准一致性
D.明确观察要素
25.个性测量的特点不包括()
A.适合对人才的选拔过程
B.他评为主
C.对内外在特征的客观描述
D.缺乏预测性
26.应聘者在面试中的技巧包括()
A.印象管理技术
B.尽可能的表现自己
C.了解企业的情况,分析职位要求
D.在面试中适度紧张、自信、平和,有一定的亲和力
27.评价中心技术的发展趋势中,属于拓展评价中心应用空间的是()
A.应用于不同类型的群体
B.侧重于培训发展
C.依据不同的施测目的,进行不同的设计
D.结合其他人力资源管理技术来进行策略的制定
28.对招聘方法的效果评估有()
A.有效性
B.可靠性
C.客观性
D.广博性
29.招聘是一个企业人力资源的获取和准备阶段,包括()三个相对独立又密切相关的阶段。
A.吸引
B.选拔
C.录用
D.考核
30.影响面试效果的形象因素主要是指()。
A.衣着
B.外貌
C.神态
D.肢体动作
三、判断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31.通过培训改善面试官的决策质量收效甚微。
32.严格来说,内部选拔不属于人力资源招聘的范畴。
33.评价中心技术在我国已经形成相对成熟的流程、评价标准、题库信息。
34.选拔面试时组织对应聘者单向选择的过程。
35.自陈式量表的人格测试结果既可以适用于员工发展,也可以作为选拔依据。
36.初步筛选时的电话约谈就是正式的会谈。
37.自陈量表从测试的内容到评分和综合评价都是完全标准化的。
38.企业选择的人才是最适合本招聘职位的,也一定是最优秀的。
39.对人力资源战略从内容上进行划分,可以分为甄嬛战略、培训战略、使用战略、激励战略等。
40.企业外部环境的稳定程度基本不影响招聘渠道的选择。
41.校园招聘中,最著名的学校一定是最理想的招聘来源。
42.同一种心理测量表的出的结果具有极强的可比性,而且不受时间、地点的影响。
43.组织在了解员工特性时,可以采取日常观察、工作绩效、人员测评等方法,可以达到同样的考核效果。
44.通过笔试不能全面考察应聘者的工作态度、品德修养、气质性格、口头表达能力等能力。
45.演讲一般不单独使用,而是与其他方法配合使用。
46.录用比越小,则说明录用者的素质可能越高。
47.能力倾向测验智能预测人在一定职业领域中成功的可能性,不能筛选在该职业领域中有没有成功可能性的个体。
48.应聘比越大,说明发布招聘信息效果越好,说明录用人员素质可能较高。
49.人员选拔需要测评作为依据。
50.差异能力倾向测验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多元性向成套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