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1, 题目类型:单选题
题目: 幼儿园的( )是指幼儿在一个相对正式的语境中,采用独白语言,将某个事件、事物或看法表达出来的一种语言活动。
选项:
A. 讲述活动
B. 谈话活动
C. 辩论活动
D. 听说游戏活动
答案:
A. 讲述活动
序号:2, 题目类型:单选题
题目: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 ( )幼儿讲述时的语言要求是“口齿清楚”。
选项:
A. 2~3岁
B. 3~4岁
C. 4~5岁
D. 5~6岁
答案:
B. 3~4岁
序号:3, 题目类型:单选题
题目: ( )是人们根据交际目的和语言情境恰当、灵活地使用语言,具体表现为在不同的场合,根据不同的交往目的,能够理解不同句子的含义。
选项:
A. 语言运用
B. 语言形式
C. 语言内容
D. 语言能力
答案:
A. 语言运用
序号:4, 题目类型:单选题
题目: 以阿尔伯特和斯金纳等人为代表的( )认为语言是在环境和强化的过程中获得的,儿童通过模仿他人的话语和运用来学习语言。
选项:
A. 认知主义者
B. 结构主义者
C. 行为主义者
D. 人文主义者
答案:
序号:5, 题目类型:单选题
题目: 教师利用谜语故事,通过解释谜底的方法引出故事的主角或主要事物。这种方法是( )。
选项:
A. 经验导入法
B. 直观教具法
C. 提问法
D. 猜谜法
答案:
序号:6, 题目类型:单选题
题目: 以下选项中( )不属于优秀幼儿故事的语言特征。
选项:
A. 没有典型的重复性语句
B. 有一致的段落结构
C. 有幼儿生活化的词汇
D. 符合倾听的习惯
答案:
序号:7, 题目类型:单选题
题目: ( )是教师运用富于理性的语言向幼儿说明、解释概念、关系或规律的方法。
选项:
A. 示范法
B. 讲解法
C. 练习法
D. 图谱法
答案:
序号:8, 题目类型:单选题
题目: 在以下区角中,( )的噪声相对较大,一般安排在远离其他区域的角落,也可安排在走廊、大厅或多功能室。
选项:
A. 阅读区
B. 表演区
C. 美工区
D. 益智区
答案:
序号:9, 题目类型:单选题
题目: 重视( )的主题设计往往根据内容逻辑,设计好相关的板块,形成相应的小主题,在小主题下根据学习活动、区域活动、生活活动等板块设计,包括健康、语言、科学、艺术、社会五大领域在内的活动。
选项:
A. 预设
B. 生成
C. 计划
D. 目标
答案:
序号:10, 题目类型:单选题
题目: ( )是以某个特定的行为或事件的发生为取样标准,从而进行观察的一种方法。
选项:
A. 行为检核法
B. 时间取样法
C. 事件取样法
D. 等级评定法
答案:
序号:11, 题目类型:单选题
题目: 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观察评价的( )是指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实施观察评价的人或机构,包括直接参与幼儿语言教育实践的幼儿园教师、家长等,以及与学前教育密切相关的研究者、儿童发展诊断与咨询机构等。
选项:
A. 评价对象
B. 评价主体
C. 评价目的
D. 评价指标
答案:
序号:12, 题目类型:单选题
题目: ( )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选取被试的某些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对其进行观察和记录,或者选择被试在特定时间内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的一种方法。
选项:
A. 叙述观察法
B. 取样观察法
C. 评定观察法
D. 行为观察法
答案:
序号:13, 题目类型:单选题
题目: ( )的内容分为语言测验和操作测验两种,包括常识(23题)、词汇(22题)、算术(20题)、类同(16题)、理解(15题)、填图(23题)、迷津(10题)、木块拼图(10题)、动物房子(20题)和几何图形(10题),以及备用测验背诵语句(100题)。
选项:
A. 韦克斯勒学龄前儿童智力量表
B.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
C. 麦卡锡幼儿智能量表
D. 中国儿童发育量表
答案:
序号:14, 题目类型:单选题
题目: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语言领域”的“阅读与书写准备”目标分别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要求( )的幼儿“对图书和生活情境中的文字符号感兴趣,知道文字标识一定的意义”。
选项:
A. 2~3岁
B. 3~4岁
C. 4~5岁
D. 5~6岁
答案:
序号:15, 题目类型:单选题
题目: ( )指儿童在接受学校教育之前,获得的有关符号和文字在功能、形式和规则上的意识,并在有目的、有意义的情景中初步习得符号与文字的能力。
选项:
A. 前阅读
B. 前识字
C. 前书写
D. 前表达
答案:
序号:16, 题目类型:单选题
题目: ( )是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人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
选项:
A. 学习习惯
B. 学习品质
C. 学习能力
D. 学习兴趣
答案:
序号:17, 题目类型:多选题
题目: 主题活动中语言教育内容选择应坚持的原则是( )。
选项:
A. 主题相关原则
B. 稳定性原则
C. 发展适宜性原则
D. 灵活性原则
答案:
序号:18, 题目类型:多选题
题目: 一日生活中的谈话要注意处理好的关系是( )。
选项:
A. 谈话主题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B. 谈话形式随机与集中的关系
C. 谈话内容广度与深度的关系
D. 谈话中教师主导与幼儿主导的关系
答案:
序号:19, 题目类型:多选题
题目: 积极的语言交往环境应当具备以下哪些特征?( )
选项:
A. 教师主动与幼儿交流
B. 教师积极地与幼儿交流
C. 教师礼貌地与幼儿交流
D. 教师尽力维持积极交流的氛围
答案:
序号:20, 题目类型:多选题
题目: 在幼儿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对幼儿的阅读情况进行随堂指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 了解幼儿的阅读状况,掌握幼儿在相关核心经验上发展到何种程度
B. 随时指导幼儿的阅读行为,鼓励幼儿的阅读表现,解决个别幼儿的问题
C. 倾听幼儿在阅读过程中形成的阅读理解,表达教师对幼儿的关注
D. 活动结束后评价幼儿阅读行为,在阅读过程中不需要对幼儿进行指导
答案:
序号:21, 题目类型:多选题
题目: 叙述性讲述核心经验的范畴包括( )。
选项:
A. 使用丰富多样的词句讲述
B. 有条理地组织讲述内容
C. 感知对白语言的语境
D. 感知独白语言的语境
答案:
序号:22, 题目类型:判断题
题目: 前阅读核心经验的获得是幼儿阅读能力发展中具有分水岭性质的事件,它给幼儿提供了一系列作为终身阅读者和书写者与外界联系、沟通的工具。( )
选项:
A. √
B. ×
答案:
序号:23, 题目类型:判断题
题目: 在幼儿自主书写之后,教师应鼓励幼儿将自己书写的作品在白板上进行展示,鼓励幼儿之间互相解读同伴的书写内容。( )
选项:
A. √
B. ×
答案:
序号:24, 题目类型:判断题
题目: 大班幼儿受到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局限,主要进行实物讲述或简单图片讲述。( )
选项:
A. √
B. ×
答案:
序号:25, 题目类型:判断题
题目: 由于学前儿童家庭背景各异,进入幼儿园时,幼儿口头语言能力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幼儿园的集体谈话活动对系统性地发展幼儿的口头交流能力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
选项:
A. √
B. ×
答案:
序号:26, 题目类型:判断题
题目: 根据不同的评价理论,专门的评估工具可分为基于标准化测验的评估工具、基于真实情境的评估工具和基于游戏的评估工具。( )
选项:
A. √
B. ×
答案:
序号:27, 题目类型:判断题
题目: 说明性讲述的核心经验可以归纳为:以独白语言的形式进行说明性讲述;使用规范准确、简洁明了的说明性词句;理解说明性讲述的内容组织方式。( )
选项:
A. √
B. ×
答案:
序号:28, 题目类型:判断题
题目: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了我国3~6岁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的目标要求,提出了幼儿园阶段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需获得的基本能力,可作为幼儿语言发展水平评价的参考指标,具体包括“倾听与表达”“阅读和书写”两个领域。( )
选项:
A. √
B. ×
答案:
序号:29, 题目类型:判断题
题目: 一首优秀的幼儿散文(诗)应该给儿童提供六方面的语言学习与发展的核心经验:词汇、结构、情节、运用与表现、想象、意境。( )
选项:
A. √
B. ×
答案:
序号:30, 题目类型:判断题
题目: 幼儿故事是以叙述事件为主,适合幼儿听和读的文学作品,主要包括童话、生活故事、寓言、传说等。( )
选项:
A. √
B. ×
答案:
序号:31, 题目类型:判断题
题目: 幼儿的想象往往要经历从有意想象到无意想象,从单个要素的想象到多个要素的想象,从抽象状态的想象到具体实物的想象等发展过程。( )
选项:
A. √
B. ×
答案:
序号:32, 题目类型:判断题
题目: 在组织幼儿有序离园的过程中,教师与家长的谈话和交流也会给幼儿提供良好的语言示范,并在与幼儿相互道别的过程中示范礼貌用语。( )
选项:
A. √
B. ×
答案:
序号:33, 题目类型:判断题
题目: 教师在采用图谱法的过程中要注意图谱出示的时机。作为“支架”,一般应在幼儿出现认知冲突的情况下再提供。( )
选项:
A. √
B. ×
答案:
序号:34, 题目类型:判断题
题目: 在讲解法运用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所运用的字、词、句应当是幼儿能理解的,应尽可能调动幼儿已有经验,运用形象化的语言或图示帮助幼儿理解。( )
选项:
A. √
B. ×
答案:
序号:35, 题目类型:判断题
题目: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是根据学前儿童语言发展和语言学习的特点,通过创设丰富的语言交往环境,组织多样化的语言活动,促进学前儿童语言能力全面发展的教育。( )
选项:
A. √
B. ×
答案:
序号:36, 题目类型:判断题
题目: 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的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也对其他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
选项:
A. √
B. ×
答案:
序号:37, 题目类型:判断题
题目: 对主题活动进行评价只能在主题活动之后进行,不需要在主题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进行评价和改进。( )
选项:
A. √
B. ×
答案:
序号:38, 题目类型:判断题
题目: 共同性课程往往缺乏对幼儿园所在地域、课程资源和幼儿的精准了解和关注,因此,教师需要对主题中语言教育内容的适宜性进行评价。( )
选项:
A. √
B. ×
答案:
序号:39, 题目类型:判断题
题目: 教学活动目标制定必须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略高于幼儿已有的发展水平,也就是将目标要求制定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之内。( )
选项:
A. √
B. ×
答案:
序号:40, 题目类型:判断题
题目: 《指南》对儿童的阅读方式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儿童在成人(家长或教师)引导下的共同阅读,如“亲子共读”或“师幼共读”;另一种是儿童的“自主阅读”。( )
选项:
A. √
B. ×
答案:
序号:41, 题目类型:案例分析题
题目: 开学不久,小班王老师就发现,李虎小朋友经常说脏话。虽然老师多次批评,但他还是经常说,甚至影响到其他幼儿也说脏话。问题:请分析案例中李虎及其他幼儿说脏话的可能原因。王老师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干预措施?
选项:
答案: